近年来,历史高考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来指导命题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符号,随着命题技巧的进步,社会史观也逐渐进入了命题专家们的视角。
那么,什么是社会史观?在高考复习时我们应注重哪些方面?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
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西方国家提出的要解决的五大社会问题是: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收入维持、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这些社会问题构成了历史高考复习应关注的重要内容。 1. 明确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
关于我国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突出的是“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等问题”。
2. 梳理和掌握历史上的社会问题,主要包括:
(1) 严重自然灾害时期的社会问题。 人类生活在变化着的自然环境中,自然界的特异性变化,如长久的干旱、过量的降水以及地震、台风和虫灾等,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灾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人员伤亡、生活窘困、流离失所、瘟疫流行等。在中国古代史上,这样的社会问题多发期不止一两次,如元末的黄河水灾、明末陕北的旱灾等都引发集群性的社会问题。
(2) 动乱或战乱时期的社会问题。 不仅天灾,人祸也会带来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形成社会问题的多发期。在中国古代史上“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等无不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其突出一点就是大批北方人口流离失所迁往南方。后人常从江南开发的角度,说这种人口流动把大批劳动力以及先进技术等带到了南方,客观上也确实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但在当时却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战争前后发生的“鸦片烟毒”、20世界30年代的初至40年代中期日占区的殖民地化或“奴化”、20世纪40年代末期国统区的社会崩溃等,都是典型的“社会病态和失调现象”,亦即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中国现代史上,“文化大革命” 时期,社会问题也是相当严重的。
(3) 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
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深刻最重要的一次转型;另一方面,在其准备时期的圈地运动中,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入城市,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与完成,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暴增)、环境污染问题(如美丽的泰晤士河变成排污沟等)出来了,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摆在所有英国人面前。
3. 分析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大体包括:
(1)中国古代史上统治者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减免田租、救济贫困、治理自然灾害等社会问题的政策及影响。如为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西汉统治者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会政策,汉高祖安置退伍军人,使部分奴婢重新获得庶人(平民)身份等;汉文帝和汉景帝多次减免田租、救济穷困老人等。随着社会问题的缓解,西汉经济逐渐恢复起来,社会走向稳定。
(2) 资本主义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的措施及影响,如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为解决严重的社会问题,推行了一系列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这一重大调整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3)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问题及影响。
1921年春,苏俄出现经济政治危机,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列宁和苏俄政府调整政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的社会问题得以解决。 1959~1961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使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遭受严重困难。党中央提出并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困难,解决了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陷入严重的经济困难,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人错误的以“民主社会主义”来应对和解决,结果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却导致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4. 重视历史上的社会问题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的内在联系。
研究历史上的社会问题要突出如何借鉴或吸取历史上解决社会问题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跟踪演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从调查中得知,洽村村民在这一时期结婚的大多数都没有送嫁妆。N说:“吃大锅饭,吃食堂,人都是国家的了,还送什么嫁妆。” 材料二那时兴起送一些政治色彩较浓的东西作为嫁妆,如毛主席语录、毛主席纪念章等,这构成了那个时期嫁妆的鲜明特色。S说:“毛主席像章也是当时最好、最时兴的嫁妆,那个时期结婚的人都送。”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至今……送嫁妆的风气在洽村已经开始普遍化……它保留了传统中的一些痕迹,至少证明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无法完全割裂传统。但是,当今嫁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以下是我在洽村调查时所整理的资料:
请回答: (1) 分别指出与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洽村送嫁妆情况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 (2) 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洽村嫁妆变迁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 谈谈你对洽村嫁妆变迁的认识。 【参考答案】 (1) 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2) 特点:保留传统特色;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原因:人们重视传统;农村改革,农民收入增加;市场经济建立;工业发展;人们生活观念变化。 (3) 第一层次:能作出简单、表面的认识; 第二层次:能对变迁背后反映出的历史信息进行正确分析; 第三层次:能作出恰当的、概括性的评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