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三 “蒸汽”的力量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高中生源一般,整体素质不是太理想。
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便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由于我市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学生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厂制度的出现、瓦特改良蒸汽机和蒸汽时代到来的史实;了解石油能源的使用、电能应用的重大发明和电气时代的到来的史实;了解垄断组织的产生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影响,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学习要求:知道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列举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火车、轮船等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了解工厂制度的出现和影响;认识工业革命逐渐促成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概述石油的开发、电的应用等史实,从生产关系、国际关系和世界市场方面评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重点:⒈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成就。⒉英国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工厂的措施。⒊世界市场形成和成熟。
难点:在世界市场成熟过程中,如何认识列强在进行殖民扩张的争夺的同时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一些基本准则,如何从文明史的角度认识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瓦特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及贡献。
了解工业革命中机械化的历程。
记忆工业革命的历程和对世界的影响,认识它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动力。
培养学生识读经济图表的能力,注意搜集生活中有关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材料。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改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让学生总结自己身边交通工具和方式的演变。
从整体上认识英国历史的发展阶段,通过整理英国工业革命前后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认识英国打造世界工厂措施的全面性,认识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及英国所起的核心作用。
注意历史发展中经济史材料、数据和图表的阅读,培养学生用数字说明经济生活问题的能力,养成务实的经济分析习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饼状图,说明工业革命对工业化进程的作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通过绘制饼状图来说明工业革命中城市化进程与规模、经济结构、职业结构和阶级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导致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关注科技发展的方向,培养崇尚科学、不断创新的精神。
科技没有国界,科技成果是人类对自然认识改造经验积累的结果,而现实世界中科技竞争十分激烈,树立重视科技发展的观念,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教学流程】
投影:上海世博会会徽、吉祥物
即将举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是世博会历史上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性世博会,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问:你们知道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的第几届世博会吗?
答:第41届。
问:有谁知道第一届世博会什么时候在何地举办的?
答: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
播放:《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片段
这里曾经有一座563米长的巨型建筑,但令人惋惜的是,1936年的一场大火把它彻底毁灭了。今天,残存的雕塑只能静静地伫立在风中,面对每日缓缓升起的朝阳,追忆往昔,感叹世事的沧桑。
这处废墟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水晶宫。它始建于1850年,完全用钢铁骨架和平板玻璃组装而成,在19世纪中叶,水晶宫是欧洲最宏伟和最富想象力的建筑。
1851年5月1日,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商界、政界代表人物汇集在它的穹顶下。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聚会,人们相聚目的是为了展示进步和繁荣,155年前那次盛会的准确名称是: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当时的中国人把它翻译为“炫奇会”。
中国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杨豫:
这次伦敦博览会开幕以后,可以说是人潮涌动,展出的展品可以说是不胜枚举,除了艺术品,和来自国外的各种动植物以外,主要展出的是英国的工业产品,包括轮船的模型啊,机车的模型啊,还有各式各样的机床,这标志着英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也标志着英国的工业革命取得了成功。
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吗?
答:英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
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绝非偶然。当时,英国工业和贸易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它的钢铁和煤的产量超过欧洲其它国家的总和,铁路建设在欧洲亦名列前茅,棉花加工量更占全世界的一半。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经过改进和完善之后广泛运用于远洋轮船,大大增强了英国海军和海上运输的实力。而伦敦的繁荣更是举世公认,在纽约崛起之前,它一直是世界第一大都市。这一切都和工业革命联系在一起。
工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的一次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一场革命。它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技术基础。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工业革命的内容,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一起走进威廉家族企业去感受“蒸汽”的力量。
投影:工厂主威廉的幸福生活
人物小档案
姓名:老威廉
国籍:英国
生活年代:18世纪中叶
【情境创设一】
18世纪中叶的英国,老威廉踌躇满志。想要在自己老家曼彻斯特开办企业。
问题一:请问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原料、政府支持等。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3第一段,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是怎样具备的?
答:……
(板书)一、英国工业革命
⒈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政权保障)
⒉条件:
⑴资金:殖民掠夺
⑵劳动力:圈地运动
⑶原料:殖民掠夺
⑷技术:手工工场发展
⑸市场:殖民掠夺(海外);圈地运动(国内)
〖圈地运动使大量农民丧失土地,以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无法维持,他们无法从土地上获得生产和生活资料,他们只有被迫给资本家劳动,资本家给他们报酬。他们只有拿着这些钱去买生活用品来维持生存,这样农民们从市场买许多东西使市场需求变大,进而市场被扩大了。〗
投影:
1714至1820年间,英国有600万英亩以上的土地被圈占。……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做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寻找工作……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使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它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因此,圈地可以看作是英国工业在19世纪居首位的一种先决条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8世纪的英国就具备这些条件,于是工业革命就首先在英国开始了。
问题二:以上条件中,哪一个是最关键的因素?
投影: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答:市场是最关键因素。
【情境创设二】
威廉抓住了当时英国良好的发展机遇,经过一番准备,他准备兴办自己的家族企业。
问题三:你认为老威廉会选择当时哪一最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并及时进行技术革新?
答:……
〖棉纺织业属于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在当时的英国棉纺织业又是一个新兴行业,更易于采用新技术。〗
播放:《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片段
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织业,因为这个行业的产品与普通人的生活最密切相关。为了以更快的速度生产,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新的发明一个接着一个,英国开始一步步接近“工业革命”的起跑线。
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教授米歇尔·亨特:
旧式的纺织生产单位非常小,一般以户为单位,妻子、孩子甚至连丈夫一家人在一起织布。但随着飞梭和珍妮纺纱机等发明的出现,生产规模就大大扩展了,更多的人能在一起工作。这样就出现了工厂模式,为以后的工厂模式打下了基础。
在生产中大规模使用机器,极大地提高了手工工场的效率,并最终促成了现代工厂的诞生。但是这些工厂却有着共同的局限,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靠近河流的地方作为厂址,这是因为到18世纪初,能够使机器运转的动力源,还是人类已经使用了将近两千年的风车和水排。这种依靠自然界提供的动力源,严重制约了生产。因此,哪个国家能最先造出适应工业化需求的动力机器,那它就将在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
【情境创设三】
老威廉创办了一个棉纺织工场。不久,在他的策划下,他又把厂房的设备进行彻底更新,利用工业革命的成果,将飞梭用蒸汽动力带动的织布机取代。由于生产设备的革命,他从手工工场主变成了工厂主,产量成倍增长,利润因此逐渐增加。
问题四:以上情境中,老威廉将厂房的设备进行彻底更新,使用机械动力,这说明了什么?
答: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表明了英国工业化的实现。
投影:
工业革命重大发明成果
人物 |
发明 |
动力 |
哈格里夫斯 |
珍妮机 |
人力 |
阿克莱特 |
水力纺纱机 |
水力 |
瓦特 |
蒸汽机 |
|
富尔顿 |
汽船 |
机械力 |
史蒂芬孙 |
火车 |
问题五:老威廉在进行设备彻底更新后,自己也从工场主摇身一变为工厂主,这说明了什么?
答:大工厂制得到推广。
“工场”和“工厂”一字之差,有何不同呢?
投影:
手工工场与工厂制比较表
手工工场与工厂制比较表
|
工具 |
规模 |
分工 |
纪律 |
手工工场 |
手工工具 |
较小 |
较粗 |
较松 |
工厂制 |
机器 |
较大 |
细密 |
严格 |
〖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线索:⑴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⑵动力革命:瓦特“万能蒸汽机”;⑶运输革命:蒸汽机车。〗
蒸汽动力取代古老的人力、畜力和水力,工厂的建立不再完全受地理和水流的限制。蒸汽动力还引起交通运输的革命,蒸汽时代到来了。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使工业革命达到高潮。
(板书)一、英国工业革命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境创设四】
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和技术上的不断革新,到了19世纪40年代威廉的家族企业已成为曼彻斯特当地一家明星企业。年轻的小威廉继承了爷爷老威廉的祖业,正准备把他的产品推销到世界各地。
1855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小威廉想看一看工业革命给英国到底带来什么,特地步行上班。一路上,他看见路两边工厂烟囱林立,浓烟滚滚。成群结队的纺织工人纷纷走出居住区匆匆往厂房去。进过询问,他发现这些工人大多来自农村。街道两边真是车水马龙、繁荣异常。他还看见许多商店、酒馆、旅店、学校、医院等机构组织。小威廉感慨万千:英国变化太快了!曼彻斯特原来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因为靠近产煤地,交通方便,所以在这里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家投资近代的机器大工业,如今的曼彻斯特已经变成英国最大的棉纺织城市。
问题六:小威廉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可以看出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变化有哪些?同学们可以结合课本P.94的内容归纳回答。
答: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使人口的职业结构发生变化;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情境创设五】
回到办公室,小威廉收到了一份当地某职业学校招生的宣传单。宣传单中介绍了该技校的专业特长,特别是为适应大工业发展的需要,该校专门聘请了一些国内知名的技师和学者作为教师,传授蒸汽机操作技术和理论。
问题七:威廉收到的那份宣传单反映了当时英国的什么情况?
答:工业革命促进英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学们是否注意到:课本P.95第一段提到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这句话如何理解?
答:……
小威廉还收到一封来自法国表兄亨利的来信,以下是信的大致内容:
亨利准备到英国考察与威廉家族合资办厂的事项,一行人3月6日启程,预计三天后(3月9日)可到达;此外亨利抱怨最近法国国内市场基本饱和,他的企业的产品准备销往亚洲一个叫China的国家,问小威廉有没有兴趣和他合作?
问题八:亨利来信中“合资”、“三天后到达”、“将产品运销China”,是否符合当时的历史史实?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7“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一目的内容,找出答案。
答:“合资”——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三天后到达”——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将产品运销Chin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国际间交流密切,增强了国家间和行业间的互补性。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的技术革命,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而所有这些,都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问: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并走向成熟的?
答:生产互补性——物质条件;交通工具革新——联结纽带;殖民体系形成——重要保障。
投影:
18世纪下半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世界性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标志,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在工业革命推动下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要求进行全球性的扩张,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这就是“蒸汽”的力量。
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
【课后反思】
2009级新高一使用的是2009年6月第4版的人民版教材,具体到专题五学习内容三“‘蒸汽’的力量”,新版与四年前使用的旧版(2005年10月第2版)相比,主要的变化是:第一目“‘大工业’的狂飙时代”中,增加了珍妮机的内容和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各目内容有所增删。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所了解,如果单纯重复史实的话,比较枯燥。所以授课时换了个角度,采用故事的形式(“工厂主威廉的幸福生活”),将英国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穿插在故事中,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初中所学内容、阅读课本等方式归纳出工业革命的知识点,这样子比较生动、有趣。
本课“打造‘世界工厂’”一目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英国政府和企业界打造世界工厂的措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由于课程标准只要求探讨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所以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授课时省略掉“打造‘世界工厂’”一目。
由于学生在初中时没有学过圈地运动的知识,所以教师有必要补充这方面的内容,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
本课教学设计参考了赖华辉老师的《“蒸汽”的力量》(人民版必修Ⅱ专题五第3课,《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评析》)。
第三部分:相关资料
【练习与测验】
课本第95页“学习思考”
答: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自耕农在英国逐渐消失;工业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课本第96页“学习思考”
答: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原料进口占的比例大。
课本第97页“学习思考”
答:英国资本总额迅速增加,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原因: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提高;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英国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课本第97页“学习思考”
答:有道理。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料、市场,进行了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对亚非拉造成贫困,是因为财富被掠夺、经济结构单一、国际贸易的不平等,同时,还伴随着残暴的殖民统治。亚非拉国家被迫卷入市场经济,也改变了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
课本第98页“自我测评”1
答:D
课本第98页“自我测评”2
答: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课本第99页“材料阅读与思考”1
答:英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世界各地为英国提供了生产和生活原料;从国外掠夺财富转化为资本。
课本第99页“材料阅读与思考”2
答:圈地运动使英国农业为工业生产了大批的原料;工业革命使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要求扩大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后英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适应其开拓世界市场的需要;经济扩张和海外殖民活动,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课本第99页“材料阅读与思考”3
答: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的强度和密度;也导致手工业者失业,只有提高技术和技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可再就业;适应社会发展,推动社会技术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