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姓氏的奥秘
山东省邹平县临池中学 王刚
人们初次见面时,总要先问“您贵姓”。据统计,见于文献资料的姓至少有六千多个,其中常见姓有二三百个,每个姓都有自身的渊源流变和独特的文化特征,内涵极为丰富。那么,中国人数以千记的姓是从哪里来的呢?姓名中隐藏着什么文化信息呢?
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婢、妊、妃、好、嬴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我们的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
在古代氏族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氏”这个称号。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战国后期。秦朝时,旧贵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结束,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此后,中国的姓和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也无贵贱之别,因而平民也从无姓到有姓。
氏的命名相当复杂,有时变化还相当频繁:1、以国名为氏,命氏的都是周代各诸侯国国君及后裔,以周王室同姓封国的氏有鲁、魏、晋、宋、卫、蔡、曹、滕、燕、郑、吴、韩等。2、诸侯的子孙在称谓上也有一套规定,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以其祖父的字为氏。3、以谥为氏。周代贵族,生封爵位,死有谥号,因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可以明确表示家庭出身与社会地位,所以贵族的谥号也成了其后裔的氏。如楚庄王之后,以“庄”(谥号)为氏;齐桓公之后,以“桓”为氏;宋穆公之后,以“穆”为氏。4、卿大夫以官名、爵名为氏。如以官名为氏的有师氏、史氏、祝氏、巫氏、士氏、司马氏、司空氏、中行氏、陶氏等。以爵位为氏的有皇、王、公、霸、侯、庶长等。5、以受封邑名为氏。邑,又名采地或封地,卿大夫、士大夫以受封的田邑名为氏,如赵、范、刘、冯、白、崔、费、聂、商丘、钟离、邯郸等。6、以居处为氏。如东郭氏、南宫氏、百里氏等。7、以排行为氏。如春秋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8、以技艺为氏。如屠、卜、匠等。
随着历史的演进,姓氏制度也不断发生变化,旧的姓氏消亡,新的姓氏产生,其间离合进化的原因甚为复杂。民族融合是姓氏变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华夏各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最突出的是北魏鲜卑族拓拔氏。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下诏改鲜卑姓为汉姓,三十年间将各部落的二音节、三音节等多音节姓氏都改为音近似的汉族的单姓,如将拓拔氏改为元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丘穆陵改为穆氏,独孤改为刘氏,贺楼改为楼姓等等。一共改了144姓(见《通志-氏族略第六》)。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姓氏是区分族属的特定符号,具有明世系、别婚姻、区分等级贵贱等社会功能。同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姓、每族中都娶进了数不清的其他姓女子,本族、本姓中的女子也嫁到了数不清的其他姓男子家中。历史上有很多少数民族改用汉姓,汉族中也不断融进各少数民族血统。中华诸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融渗透、紧密相联。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人类进化、人口流动、民族融合、社会进步等一系列社会现象,也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不断巩固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