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同步练习
热点考点详解
例1: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秦汉时期 B.西汉初年 C.东汉初年 D.西汉末年
解析:佛教是当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见,D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解答:D
金钥匙:本题考查“佛教的传入”这一知识点,主要考查同学们历史识记能力。
例2: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书的作者是:
A.司马谈 B.司马迁 C.司马光 D.司马昭 (西安市考题)
解析:该题四个选项中,只有司马迁和司马光写成的史书较有影响,A、D两项人物便可排除在外。而司马光是北宋史学家,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开创的纪传体例,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这与题干相符,故本题答案为B。
解答:B
易错题例详解
例3:《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是因为它()
A.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通史著作 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C.歌颂了农民领袖的斗争精神 D.开创了编写历史著作的新体例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题干是“《史记》是杰出的历史著作的主要原因”,选项给出四个答案供选择。回归课本内容分析可知:A、B、C三项均是《史记》的内容,只有D项才正确,因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解答:D
金钥匙:本题在解答时容易误选A项,产生这种误选的原因就在于没能很好的理解题意,从而导致思维障碍。
排除这类思维障碍的办法是:
(1)审清题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来理解题意,这是解答时的关键所在。
(2)分析选项内容,回归课本知识,逐一对比、排除,选出正确答案。
例4: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道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题干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题项有四个派别的宗教供选择。此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对“土生土长”四字的理解。所谓土生土长的宗教,就是起源于我们自己的国家里的宗教。弄清了题意,再结合选项分析可知:A、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因为它们是世界三大宗教,都不起源于我国,属于外来宗教。只有B项才符合题意。
解答:B
金钥匙:本题在解答时容易误选C项,产生这种误选的原因就在于主观误导,从而导致思维障碍。
排除这类思维障碍的办法是:
(1)读清题意,弄清题干中关键字眼的意思。
(2)结合课本知识,对所给选项逐一进行分析,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创新思维例题详解
例5、在一部电视剧里,有一个情节描写秦汉之际,刘邦的夫人即后来的吕后躲避战乱,逃入尼姑庵的故事。想一想,到底是谁错了,为什么? 解析:此题创设了新的情景,尼姑庵即寺院是在佛教传入我国以后,东汉明帝是在洛阳修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