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
1.了解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2.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
3.认识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4.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5.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
【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解析】
1.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新情况,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实施的。
目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实施新经济政策是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工农联盟,以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实物配给制和劳动义务制;新经济政策包括固定粮食税、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时需要,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好转。巩固了工农联盟,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
成就: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32年时,苏联用4年多时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33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也于1937年提前完成。苏联人民在基础差、困难多的情况下,用10年时间走完了资本主义国家50年—100年才走完的路程,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有了自己的汽车、拖拉机厂,有了自己的航空工业和化学工业。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到1937年,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达到77。4%,工业总产值也实现了大跨越,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原因: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高积累政策;农民的贡献;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如“勒紧裤腰带”,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学习新技术的斯达汉诺夫运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