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三备考历史“好题速递”系列(10)
一、选择题
1.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角度看,春秋时期“楚王问鼎”的故事从根本上反映了 ( )
A.楚王公开向周王挑战 B.分封制受到公开挑战
C.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D.当时政局非常混乱
2.历代中国百姓为了逃避徭役,常常隐匿人丁不报,但是在某一项税税制改革以后,百姓就不需要再隐匿人口了,这一项税制改革应是下列何者。 ( )
A.北魏均田制 B.中唐的两税法
C.明代一条鞭法 D.清代的摊丁入亩
3.有言:“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对于这句话,我们应有何理解 ( )
A.汉察举制度的流弊,推举出来的文人及武将多不适任
B.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考上秀才的寒门子弟才识多平庸
C.宋代科举取士的结果,导致重文轻武,武将怯于外侮
D.明代八股取士的遗毒,造成文人品性不端,武人不能打
4.《辛丑条约》中,表明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的条款是 ( )
A.设立“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
B.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外国人派兵驻守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首
D.严惩义和团运动中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反帝组织
5.义和团揭贴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这段材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 ( )
①将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 ②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③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④将反清与反帝有机结合在一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6.有人认为:“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这反映出 ( )
①三民主义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7.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些称谓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西方观念的影响 B.政治制度的变革
C.领袖的个人决策 D.底层民众的呼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