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日战争 教学设计
浙师大附中 陈辉
一、设计思路:
以抗战精神和民族复兴为主题,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和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亲身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和启迪作用,特别注意避免生硬的说教和武断的灌输,师生平等交流与相互启发,加强沟通、理解。
教学上,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针对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课前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收集有关抗战图片,采访抗战历史见证人;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注意师生互动方式;课后编辑抗战历史小报,举办专题展览等。以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课的结构上,分“民族危难”“共赴国难”“日落东瀛”“浴火重生”四块处理。
重点处理:南京大屠杀、国共合作共赴国难(以此突出抗战精神的内涵)、抗战胜利意义。
在课堂氛围的渲染上,一是本课内容自身的感染力,二是教师语言的感染力,三是背景音乐的烘托,四是课件风格。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关于抗日战争的有关内容,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个系统的学习(初中教材共分四节来介绍抗日战争的内容,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的胜利都有比较详细的史实介绍)。因此,在讲述高中抗战历史时应避免与初中教材的简单重复。为此,在讲述的过程当中不应纠缠知识点的贯彻而应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此外,由于高一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并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历史的领悟力也还比较欠缺,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权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鸦片战争以来屈辱的历史,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废除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弘扬。但是,抗战这段历史的内容多、线索复杂,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求教师在一节课完成教学,这样就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知识的整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教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再现抗日战争这段史诗般宏伟历史的场景也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
四、课前探究设计:
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主要有二:一是以年级组为单位,师生协作收集有关抗战图片,经过一定的筛选和编辑,在学校宣传长廊举办为期一周的抗战图片展览;二是借鉴口述史研究的做法,采访抗战历史见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