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下载
- 历史专栏
- 选修
- 同步试卷
- 人教 - 文章内容
|
|
第三单元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和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人教选修6) |
|
资源分类: |
选修 |
资源大小: |
33.00 KB |
资源版本: |
人教 |
上传:啊杜 |
审核发布:admin |
下载次数: |
19人次 |
下载权限: |
非会员下载
|
下载点数:
|
0点
|
下载地址: |
下载地址 |
|
|
资料简介 |
1.保护和开发永远是一柄双刃剑。请你就西递、宏村的保护,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设性意见。 答案 (1)保护西递、宏村原有的人文景观:作为皖南农村民居的典型代表,西递、宏村以其独特的徽派建筑的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专家、学者和游客。对于这样独一无二的遗产我们要加强保护。 (2)保持优良的水质:西递、宏村作为世界上唯一的以保护古村落水系建筑景观及其原真性为特征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努力控制对自然水质的污染。 (3)保护人文文化背景:传承淳朴的民风,保持传统的民俗,创意相应的与“水”相关的文化节。 (4)引申文化产业的相关的文化产品开发,提倡诚信的经营作风。 (5)总之,我们首先要保护好西递、宏村;同时,我们在不危及古建筑本身及其所依存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做好相应的开发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发让更多的人了解西递、宏村,从而加入到保护的行列中来。另一方面,又可以筹集相应的资金,以便更好地对西递、宏村加以保护。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蒙古诸部,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 ——摘自《清圣祖实录•康熙帝》 (1)康熙为什么不再修补长城? (2)今天我们对长城价值的认识与康熙有何不同? 答案 (1)清朝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蒙古诸部与朝廷的关系更加密切;康熙认为修德安民方是守国之道;随着军事武器的变革,长城原有的防御作用降低。 (2)康熙主要从政治、军事角度来认识长城;今天我们主要从历史文化角度认识长城,认为长城是中华民族团结、顽强抗争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3.“世界上现在有七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法国总统希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