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课程目标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讲述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活动准备培养学生多方面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提供整合学习资源和互相协作的机会。通过思考题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采用新闻发布会形式,由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郑和、戚继光、外交大臣等,其他同学和老师扮演记者,通过答记者问和反提问学习新课。
2、学生角色分工,分头准备:收集资料,历史地图和多媒体资料。排练小故事、“鸳鸯阵”战术,预习课文,思考要提的问题。教师提供帮助。
3、召开记者会,培养自学和应变能力,协作精神得以加强,培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
4、奖励措施激发竞争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通过葡萄牙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的巨大意义。
重点和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是重点之一,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作用。另外,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文化交流,意义深远,影响重大,需重点掌握。戚继光抗倭是另一重点,学习这一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