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十课 元朝的统一
内容标准
复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⑴知道铁木真统一蒙古,尊称成吉思汗;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统一全国。文天祥抗元,慷慨就义。元朝民族分化政策、行省制度、宣政院、澎湖巡检司的基本情况。
⑵了解大都商业大都市的地位、《马可·波罗行记》的影响。
2、能力培养
⑴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对成吉思汗的评价,谈谈对成吉思汗的看法。
⑵如何看待元朝统一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高风亮节。
⑶分析民族分化政策的目的和后果。
⑷识读《元朝疆域图》,指出辽阳行省、岭北行省和宣政院、澎湖巡检司管辖的地区。
⑸根据世界地图,寻找马可·波罗路来海去的路线,并进一步认识元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
⑴通过分析,了解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
的过程中,作出了历史贡献。
⑵通过学习,明确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⑶通过了解,认识南宋以及文天祥为代表的抗元斗争体现了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这种气节和精神应该继承和发扬。
二、教学要点
1、重点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开创了元、明、清三朝长达600多年的统一王朝的局面,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疆域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文天祥的抗元体现了南宋军民反抗侵略的正义性。此外,元朝设立的行省制度以及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认识元朝统一的进步性和南宋文天祥的正义性,又涉及到元朝民族分化政策的落后性和元朝对外开拓政策的开放性。面对一系列矛盾体,面对涉世不深的初中生,是比较难以讲清的。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加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讨论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然后引导学生观看《蒙古兴起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