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知识梳理
1.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和他的继承者,领导苏联人民进行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苏联的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重点进行经济改革,但没有取得成果。80年代后,重点是政治改革。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主要表现为,由一党制变成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1987年,发生八一九事件,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1991年,苏联解体。
3.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遭遇挫折,但这只是苏联这种模式的失败。我们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更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重点难点
1.赫鲁晓夫的失败:赫鲁晓夫试图对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的各种弊端进行改革,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加之他的主观主义和急躁冒进,导致改革失败。赫鲁晓夫的改革对苏联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2.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戈尔巴乔夫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匆开展政治体制的改革,使整个国内局势失控,结果一步步地把苏联推向解体。“八一九事变”后苏联解体进程加速。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进行的改革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出现不同的结果原因:①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②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典型例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