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新课
讨论1
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
生:可以使物体改变形状,也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师:没有力作用要物体上,物体会怎样?
生:(思考、讨论)物体形状不变、运动状态不变。
师:物体运动状态不变会处于什么状态?提示:速度不变、运动方向不变。
(学生会想到“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想不到“静止”)
生:(思考、讨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教师板书:物体不受力时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讨论2
师:小车放在水平的讲台上处于什么状态?
生:静止。
师:要使它运动应该怎么办?
生:推动。
师:不推呢?
生:小车不动。
师:小车的运动需要什么条件?
生:推动。
师:2000多年前,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从经验中知道:要使一个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就必须对它用力,用力使物体运动起来后,停止用力,物体又归于静止。于是,他断言,“运动者皆被推动”。
教师板书: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力,不受力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二、新课教学
1.提出问题
师:你认为以上两个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究竟会怎样运动?
2.猜想与假设
学生可能有以下的猜想:
⑴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因为日常生活中,自行车不推不走,推它才走;
⑵不受力的物体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前面的推理中没有错误;
⑶物体不受力时也能运动,抛出的排球,在空中不受推力还能前进;
⑷物体不受力时不一定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有其它的运动形式;
……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师:我们现在还是回到这辆小车上来,老师给它一个推力它运动起来,当它运动起来后,还受推力作用吗?
生:不受推力作用。
师:它运动一段距离后为什么又会停下来呢?
生:因为小车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阻碍了小车的前进。
师:如果小车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即没有阻碍它运动的力,小车还会停下来吗?
生:不会。
师:大家想一想,运动起来的小车,不受推力,也不受摩擦力,即在水平方向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会怎样运动?
学生可能回答: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小车永远运动下去,不会停下等等。
师:要用实验验证你的设想,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呢?
学生讨论得出:一、要使小车运动起来,二、运动起来的小车不能受推力,也不受摩擦力。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教师引导:怎样才能使小车运动时不受摩擦力呢?
学生讨论,有的可能说让小车在光滑平面上运动;有的可能说表面再光滑也有摩擦力;还有的学生可能提出让小车在空中运动或在真空中运动(如果学生提出这种想法,应给予鼓励,并追问学生:小车在空气中运动有摩擦力吗?我们能在真空中验证吗?)
教师:既然不受摩擦力的情况无法实现,我们可以用逐渐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来研究,即我们把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观察、比较小车的运动情况。怎样减小摩擦呢?
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完全可以想出办法:让小车分别在毛巾、纸板、玻璃等不同表面上运动。
教师进一步追问:怎样使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起来?
学生会简单的想到:用力推啊!
师:若每次的推力大小不同,小车开始运动的速度不同,我们还能比较出不同表面上的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吗?(此时教师可边演示边讲解,以帮助学生思考)。因此我们还要控制小车在不同表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此时教师出示一个斜面以示启发,学生便可较容易的想出:我们可以让小车放在斜面的同一高度,让其自由下滑,注意不能给小车力,保证小车在到达水平轨道上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让小车分别在毛巾、纸板、玻璃等不同表面上运动,观察、比较小车的运动情况。(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如果学生有困难应给予适当点拨)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学生实验,并把小车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的情况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接触面 |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较小或最小”) |
小车运动的距离(选填“短”、“较长”、或“很长”) |
毛巾 |
|
|
纸板 |
|
|
玻璃 |
|
|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分工和合作。
5.分析与论证
学生实验后,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⑴小车在三种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是否相同?小车在哪种水平面上速度减小最快?在哪种水平面上速度减小最慢?你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⑵由此推测:假设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运动的速度还能减小吗?它将怎样运动?
学生结合实验记录,分析思考,相互交流,得出结论: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距离就越长。
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根据我们的实验和推理,你认为: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物体不受力的作用会怎样运动?
此时,这两个问题就应迎刃而解了。同时会看到学生的那种成功的喜悦。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让学生讨论、辩析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要使一个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就必须对它用力,用力使物体运动起来后,停止用力,物体又归于静止。”分析其片面性在哪里?
通过讨论争辩,使学生认识到:“用力使物体运动起来后,停止用力,物体又归于静止”,是因为它受到了摩擦阻力的缘故,即摩擦力使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要使一个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就必须对它用力”,即力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上述两种情况恰恰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同时还可得出:“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则保持静止状态。”
然后介绍伽利略的观点和牛顿的研究成果,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后,让学生阅读“金钥匙”栏目中的内容,反思实验过程,体会“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
再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提醒学生注意琢磨定律的含义。
教师可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⑴本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⑵其中“一切”“总保持”的含义是什么?
教师总结:“一切”表示这个定律具有普遍性,没有例外,不符合这条规律的物体是不存在;“总保持”是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要改变这种状态,物体必须受力的作用。
播放:航天站内微重力物体运动情境录像。
三、课堂小结
在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包括知识、方法、能力、对科学发展的认识等方面)在学习过程中你认为你最好的表现在哪里?
留下学习的痕迹,写在《课堂记录》上。
练习和作业:
1.想一想,在学习本节课前,你对日常生活中哪些运动现象的认识是错误的?
比如:掷出去的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飞行,是你的推力作用的结果吗?踢出去的足球会最终停下来,是因为不受力的作用吗?
2.搜集牛顿、伽利略的有关资料(也可以把教参课程资源介绍牛顿的有关内容印发给学生,供课外阅读)。 |
两个看起来都正确但又矛盾的结论,给学生的思维以强烈的“撞击”,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猜想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尝试性的解释,推测实验结果,指示探究方向。
该实验如何设计,学生感到比较困难。通过对小车运动的分析,引导学生寻求探究的思路。
从“不受摩擦力”到“减小摩擦力”是一个较大的思维转折,其中渗透了“理想实验”的思想。在此,学生并不一定真正理解,当实验结束并分析论证后就会明白了。
这里从思维上层层推进,渗透控制变量的思想。
认识到力对小车速度变化的影响是问题的关键,是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必要过程。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是我们追求的教学境界之一。
此时对学生进行“理想实验”法的显性教育,学生就会理解了。
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概念、规律含义的习惯。
课堂小结实际上是对课堂学习的评估过程,课堂小结不仅要总结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这两个例子是对本课知识考查,也是这次探究活动的结语,还为学习惯性埋下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