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乐音与噪声
教学重点:乐音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仪器材料:
锯条(0—30cm);橡皮筋、直木板、纸杯、火柴杆;截成两段的圆珠笔;鼓、泡沫小球;音叉及鼓锤;示波器;塑料盒;水杯七个、竹筷子.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两名女学生表演水杯琴
两名男学生制造噪声
那么,前者的声音(悦耳动听,使人愉快,)我们称之为乐音,后者的声音(嘈杂刺耳,令人烦躁)我们称之为噪声.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乐音和噪声的有关知识.
讲授新课:
一、乐音的三要素:
乐音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1.音调
提出问题:水杯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教师用竹筷子敲一遍;
我们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与什么有关?我们大家用实验来探讨一下.
分组实践活动1:
①学生动手做图1实验,教师提出:振动的快慢跟锯条伸出的长短有何关系?音调跟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 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快慢决定的.每秒钟声源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也就是声波的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Hz).每秒振动一次叫1赫.每秒钟振动1000次,声音的频率就是1000赫.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听起来尖细;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听起来低沉. 小实验1:教师出示截成两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