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知道食物可以生吃和熟吃。观察、比较生、熟食物的不同,能根据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就实验中遇到的困难思考解决的对策,及时记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精神和树立正确的卫生观。
教学重点: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与熟的不同。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
教学准备:
1.给每组学生准备一份生、熟马铃薯、水果刀。
2.准备酒精灯、石棉网、火柴、烧杯、水、铁匙、玉米等器材。
3.设计一张观察记录纸,以记录玉米粒到玉米花的变化过程。
4.准备爆玉米花图片、玉米饼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你们吃美味佳肴,高兴吗?
生:高兴。
师:请同学们看这里,这是什么?
生:啊?这是生肉片,生肉片不能吃。
师:生肉片不能吃,为什么?
生:不好吃。
生:生肉有细菌,不能吃。
师:我们应该怎么吃?
生:煮熟或炒着吃。
师:有些食物煮熟后才好吃,而有的食物生吃味道更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看看哪些同学观察到的最多。(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儿童好吃的心理,教师提出请同学们吃美味佳肴,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引导学生说出生肉不能吃的原因。)
二、自主探究,学会感知
1.生食和熟食。
(出示果盘,内装有苹果、桔子、西红柿、豆角、黄瓜、茄子、黄豆。)
师:请同学们看看你们的桌子上放的是什么。请你们给它们分分类,说说哪些食物生吃好吃,哪些食物要熟吃才好吃。看哪组分得又准又快。
(1)小组讨论并记录。
(2)小组汇报。
师:你们是怎样给这些食物分类的?
生:我们把豆角、茄子、黄豆分为一类,它们不能生吃;苹果、桔子、西红柿、黄瓜可以生吃。
生:我们认为豆角、茄子、黄豆分为一类,不能生吃;苹果、桔子分为一类,因为它们可以生吃;而西红柿和黄瓜既可以生吃也能熟吃,我们把它们又分为一类。
师:你们观察得很认真,说得很全面。现在两个小组有了争议,其他小组是怎样想的呢?
生:我们认为茄子也能生吃,我以前就吃过没有长大的茄子,还有点甜。我认为应该把茄子也分在第三类里。
师:老师小的时候也生吃过茄子。但是你们知道吗,有些食物煮熟后才有营养,而生吃是没有营养价值的,生活中我们吃茄子生吃的时候多还是熟吃的时候多呢?生吃茄子有营养吗?
(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我们平时吃茄子都是煮熟后吃的,我们想茄子熟吃才有营养。所以应该把茄子分在煮熟后才能吃的一类中。
(设计意图: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各种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还有既能生吃也能熟吃的食物,让学生给这些食物分类。在分类中使学生了解可以生吃的食物和必须熟吃的食物。)
2.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师:生的食物做成熟食后会有哪些变化呢?(出示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拿的是什么?
生:土豆。
师:它的学名叫什么?
生:马铃薯。
师:老师给各组同学准备了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各一个,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有什么不同。
师:你们要用什么办法观察呢?(小组讨论并汇报。)
生:我们先用手摸一摸,看看它的软硬,再用鼻子闻一闻它的气味。
生:我们还可以用眼睛看一看它是什么颜色的。
生:我们还可以尝一尝。
师:对我们还可以用舌头尝一尝它们的味道。同学们能够运用感官来观察马铃薯,说明同学们掌握了科学的观察方法。那么就请同学们观察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中。
(设计意图:本环节不但使学生运用了以前所学到的观察方法,也能让学生更全面地观察到马铃薯生熟的特点。)
出示观察的要求:
看看马铃薯的大小变化。
摸摸马铃薯的软硬。
把马铃薯切开,观察里面的变化。
尝尝马铃薯的味道。(小组同学们认真观察,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
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生:我们首先用手摸一摸马铃薯,感觉生的马铃薯比较硬,熟的很软;用刀切开马铃薯,熟的马铃薯闻起来很香,而生的马铃薯有点生气味,我说不清。
生:生的马铃薯闻起来有点淀粉的气味。
生:对,就是淀粉的气味。尝一尝,生的不好吃,熟的很香,还有点甜。切的时候,生的很脆有响声,熟的很好切。
师:你们还观察到了什么?
生:我们看到熟的马铃薯颜色是黄色的,生的有点发白,好像还有点花纹似的。
师:生的马铃薯煮熟后大小有变化吗?
生:我发现马铃薯煮熟后有点膨胀,变大了。
师:说得非常好,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你们知道煮熟后的马铃薯,营养会有变化吗?把马铃薯烧熟了吃有哪些益处?
生:不知道。
师:让老师告诉你们吧,马铃薯含有淀粉,煮熟了的马铃薯营养易吸收有助于消化。
3.从玉米粒到玉米花。
师: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一样食物。(出示玉米粒。)
师:玉米从生到熟会有哪些变化?用什么方法能把玉米变熟呢?(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讲出多种办法。)
生:煮着吃。
生:爆玉米花。
生:还可以烤着吃。(出示幻灯:玉米饼和玉米花的图片。)
师:玉米有这么多的吃法,让我们用实验来观察玉米从生到熟的变化过程吧!
操作指导:
放在水中煮。教师要引导学生熟悉实验装置,练习使用酒精灯。
置于火上烤。手拿在小勺塑料柄上,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
师:由于时间有限,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实验方法来观察。 (小组讨论,全都选择用火烤。老师讲解水煮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很爱吃玉米花。
生:是。
师:那我们今天就自己动手用酒精灯做一次玉米花,好吗?
生:好!
师:实验中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呢?
1.注意实验安全。
2.取用食物时,请使用镊子。
3.实验过程可以参考书上的方法。
4.注意观察玉米的变化过程。
5.注意使用酒精灯,按要求操作。
6.注意观察和记录。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
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玉米是怎样变熟的?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我们把小勺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把玉米放到勺中,用筷子不断搅拌,玉米慢慢膨胀,闻到了香味儿,一会就变成了玉米花。吃起来也很香。
师:看来同学们很善于观察和思考,能把玉米变熟的过程说得这样完整。
三、巩固延伸,联系实际
师:这堂课我们观察了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可以生吃的多为水果;既可以生吃又可以熟吃的多是蔬菜;不宜生吃的多为肉类。由于时间的关系,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思考食物煮熟后还有哪些好处。下课。
教学反思
在学生实验时,我注重了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如何不使玉米粒烤焦,如何使用酒精灯等。这些虽不是本课的重点,但在这些细节问题上下工夫很有必要。每节课都能如此引导的话,日后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思维将会更缜密,方案将会更周详,操作将会更顺手,即便是遇到突发事件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本课教学中可以灵活地根据学生的学情、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合理安排实验活动,选择不同探究方式,让学生进行与之相应的科学探究活动。如,在让学生说说玉米由生变熟的方法时,学生会想到很多方法。我预设了两个实验方法,即水煮和火烤。在这种情况下,我灵活地处理教材,合理安排探究活动,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为学生准备尽可能多的实验器材,让学生亲历尽可能多的实验。因此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分组做,各小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实验方法进行观察,在小组选择实验时,火烤实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都乐于做火烤实验。这也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既然学生选择了火烤实验,那么水煮实验由我简单地讲解,学生做火烤实验,这样也达到了学生的探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