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少数学生看到过机械摆钟内的摆以外,几乎是没有什么概念的。正因为如此,倒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比较整齐划一的逻辑起点;使我们可以比较从容地按照科学探究的规律,引领学生构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而与摆动幅度、摆锤重量无关”这样一个科学概念。而这一概念的构建,却是需要引领学生经历一个从笼统到逐步精确,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本文试从教科版五下《机械摆钟》、《摆的研究》、《做一个钟摆》三个主题的教学,讨论如何用自身观测获得的实验数据,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识,构建真正的科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经历一次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一、与摆幅关系,连续观测中的副产品
教材编写者的设计,在《机械摆钟》的教学中,引领学生建立“同一个摆,在自由摆动过程中,其快慢是不变的”的概念,而没有涉及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我觉得将可能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摆幅大小、摆锤重量、摆绳长短等三个因素全部放在《摆的研究》中去探究,不但课时容量太大,不易重复实验;而如果采用教科书的设计,将摆幅这一因素通过讨论,把它排除出去,又不符合实证原则。
因而我认为,可以将“摆幅大小是否对摆的摆动快慢有影响”的探究,融合镶嵌在“摆在自由摆动过程中,快慢是否会发生变化”这一探究的过程中。如可以在“每隔10秒钟记录一次摆动的次数”时,增加一项观察内容,就是摆动的幅度是否发生了变化。即将观察记录表从表1(教科书提供)改成表2即可。
表1 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
|
0~10秒 |
10~20秒 |
20~30秒 |
30~40秒 |
摆动次数 |
|
|
|
|
表2 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
|
0~10秒 |
10~20秒 |
20~30秒 |
30~40秒 |
摆动次数 |
|
|
|
|
摆幅大小 |
|
|
|
|
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对各实验组表2中数据的汇总与分析,自然就能获得“摆幅大小与摆的摆动快慢无关”的科学认识。这样一来,看似上述认识来自研究摆的等时性研究的副产品,实际上不但避免了脱离观察数据,用思辨揭示科学规律的弊端,而且为在《摆的研究》教学中,集中探究摆锤重量、摆绳长短是否对摆动快慢产生影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与摆绳关系,多次重复观测的结晶
在排除了摆幅大小与摆动快慢的关系后,我们就可以引领学生集中探究摆锤重量、摆绳长短是否与摆动快慢有关,如果有关,又是怎样的关系的问题了。由于在《机械摆钟》“摆在自由摆动过程中,快慢是否有变化”的探究时,各个小组都观察记录过自己制作的摆,在一定时间内,如10秒、20秒、30秒、40秒的摆动次数(教科书设计安排),因此,在《摆的研究》教学的起始阶段,我们只要让学生回顾各组不同的观察数据,学生自然会发现“摆的摆动快慢是否与摆锤重量、摆绳长短有关”这样一些新的探究问题。
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只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规范的实验(图1、图2),忠实地记录好表3、表4,最后经过对数据的汇总、分析,就不难获得相应的科学认识,建立起初步的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而与摆动幅度、摆锤重量无关。
图1 图2
表3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表
|
原来重量 |
两倍重量 |
三倍重量 |
第一次 |
|
|
|
第二次 |
|
|
|
第三次 |
|
|
|
表4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表
|
原来绳长 |
两倍绳长 |
三倍绳长 |
第一次 |
|
|
|
第二次 |
|
|
|
第三次 |
|
|
|
由于我们通常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12个实验小组,汇总后的数据,就相当于全班重复进行36次实验,因此,学生完全有理由根据科学探究的实证原则得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而与摆动幅度、摆锤重量无关”的“正确”认识,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科学概念”。当然这个概念相对于真正的,关于摆的摆动快慢的科学概念,还是相当模糊、笼统的。
三、与摆长关系,旧概念失灵的新解释
学生经过《摆的研究》,已经建立起有关摆的摆动快慢的初步概念,但是这个概念还是十分模糊的、笼统的概念,不是真正的科学概念。可是学生们却觉得自己已经发现科学规律,要是没有与此不相符的事实、数据摆在他们面前,就很难促使学生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建立起真正的科学概念。
正因为如此,在《摆的研究》教学之后,《做一个钟摆》的起始阶段,我们完全有必要引导学生设计这样的实验:以较短的(如5厘米)、相等的摆绳,用长短不一、且差别较大的(如分别为10厘米和30厘米),粗细、质地相同的条形物做摆锤,做成摆绳相等的两个摆(图1),进行实验并用表5观察记录它们的摆动快慢。
图3
表5 15秒钟内摆动次数记录
|
1号摆(摆锤长30厘米) |
2号摆(摆锤长10厘米) |
第一次 |
|
|
第二次 |
|
|
第三次 |
|
|
实验的结果,实验数据肯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1号摆的摆动比2号摆的摆动要慢。可以想象,在这样的事实和数据面前,学生受到了多么强烈的冲击,产生多么大的困惑:用摆绳长度来解释,摆绳是相等的呀,应该是这两个摆动快慢也相同才对呀!用摆锤重量来解释,那么根据前面的研究,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的呀。这时我们就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将摆动快慢的概念,修正为“摆的摆动快慢与包括摆绳和摆锤总长度的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越慢,摆长越短,摆得越快。”
四、摆长是什么,建立真正的科学概念
当学生觉得自己终于发现了,是摆长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科学规律时,我们就应该引导他们设计更能进一步揭示科学规律的实验,使其在事实和数据面前,认识到经过修正的概念,还存在着难于克服的缺憾,它还不是真正的科学规律,必须搜集更丰富的证据,再次对概念加以修正,最终揭示关于摆的摆动快慢的科学规律,在自身的认识上建立起真正的科学概念。
例如可以取一个较重的、有孔的金属圆片,并将它挂在原来当作摆锤的30厘米长的条形物的下端稍上的位置,使其下缘与条形物下端平齐(图4),进行表6所提示的操作,并将表6记录完整。
图4
表6 15秒钟摆动次数记录表
|
没有金属圆片的摆 |
加上金属圆片的摆 |
第一次 |
|
|
第二次 |
|
|
第三次 |
|
|
实验结果当然是加上金属圆片的摆的摆动比没有金属圆片的摆要慢。这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为什么摆长没有改变,而摆动快慢却改变了呢?唯一的解释是,问题出在这金属圆片上,它的出现,虽然没有改变摆的长度,但是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摆的重心位置。那么,摆的重心位置是否真的对摆的摆动快慢产生影响呢?当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时,正是我们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最佳时机。
故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设计这样的实验,来验证学生的假说:在条形物的不同位置加上金属圆片(图5),进行比较,并完成表7的记录。
图5
表7 15秒钟内摆动次数记录
金属圆片在条形物上的位置 |
10厘米处 |
20厘米处 |
30厘米处 |
第一次 |
|
|
|
第二次 |
|
|
|
第三次 |
|
|
|
同样情况,实验结果一定是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即金属圆片挂得越高,摆动次数越多。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获得关于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正确认识,构建学生自己的,清晰的,而不是模糊的,准确的,而不是笼统的科学概念,特别是对所谓“摆长”进行重新的认识或定义。即我们这里所说的摆长,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摆的上端到下端的距离,而是特指摆的上端到摆的重心的距离。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用重新定义的摆长,就能解释我们发现的有关摆的摆动快慢实验时发现的现象,观察获得的数据:在第二轮的实验中(图2),之所以能够用“摆绳长度”来解释摆的摆动快慢,是因为在此轮实验中,摆绳的长度几乎就等于是摆的上端到摆的重心的距离的缘故;在第三轮的实验中(图3),之所以能够用“摆长”来解释摆的摆动快慢,是因为无论是用摆的上端到下端的距离来度量,还是用摆的上端到摆的重心来度量,都没有改变两个摆彼此之间的长短关系。
引领学生经历如上所述的探究过程,其教学价值在于:不但使他们不断地遇到认知冲突,产生探究的欲望,促使自身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地、主动状态之中,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主动构建起真正的科学概念。更重要的教学价值在于:使学生体验到,一条科学规律的揭示,一个科学概念的建立,并不是通过一次实验就能做到的,而是要用一次又一次更精确、更有针对性的实验来搜集更丰富的证据,并对已有的解释做出一次次的修正,才能对客观事物获得准确的认识,最终揭示科学规律,建立科学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科学科学本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