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说明
本教学内容选自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做一杯饮料》。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稍做了改动,将原教材中利用做饮料来体验和认识“加快溶解的方法”改变为“在探究饮料的制作过程中体验饮料配方的来之不易”,体验科学探究中的反反复复,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能提出制作活动的思路,能对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制作的结果进行客观的评议,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
2.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愿意合作与交流,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3.学会思考的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按照计划活动并能及时调整活动计划。
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橘子粉、白糖、奶粉、蜜桃粉、苹果粉、玻璃棒、小瓶盖、一杯开水等。
教学过程
一、激兴引入,提出问题
师:老师先调查一个问题:喜欢喝饮料的同学请举手!
师:你最喜欢喝哪种饮料?为什么?
师:你们知道大多数人喜欢喝的饮料是什么吗?猜猜看。
师:请看这张调查统计表。(课件出示调查统计图表。)
师:这些饮料你们都喝过吗?
生:……
师: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什么?
生:喜欢喝醒目的人最多,喝椰汁的人最少。
……
师:为什么?
生:
……
师:就像同学们说的饮料中的糖、橘子粉、橘子汁、二氧化碳、香精等等,都是饮料的原料,饮料中所含有的每一种原料以及每一种原料的多少,就是饮料的配方。配方不同,味道就不一样。看来一种饮料是否好喝,与它的配方有着密切的关系。
点评:饮料是小学生都喜欢喝的,利用“饮料”这个介质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释放学生上课起始时的心理压力,活跃课堂气氛,也正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猜想与假设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原料,看看都有些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水、橘子粉、白糖、奶粉、柠檬粉、豆奶粉。
师:看到这些,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做饮料。
师:老师准备的这些可以当配料,还有制作饮料的辅助工具:干净的玻璃棒,小勺,干净的小瓶盖,都有吗?看一看。
生:有!
师:好,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材料做一杯饮料。
板书课题:做一杯饮料
师:要想制作一杯饮料,有了原料,还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呢?
生:还需要做个计划。
师:做怎样的计划?
生:就是看看自己需要哪些原料。
师:为什么?
师:是的,在制作饮料前,首先要弄清楚你准备制作什么味道的饮料,然后有目的选择需要的原料,例如,想制作一杯苹果味道的,就要选择苹果粉,再加一些辅助的原料。
点评: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在制定具体的计划之前先在心里有一个目标,这是制定计划的准备阶段,也是制定实验计划必须有的过程,也是具体制定计划的预定目标。
三、制定实验方案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和现有的原料,小组讨论,设计出你们组的饮料配方,并填写在“饮料配方设计单”(课件出示)上。看哪个小组最先设计出来。开始吧。
饮 料 配 方 设 计 单
请在你所选的饮料配方的下面打上“√” |
我们准备做( )味道的饮料,需要的配料有: |
橘 子 粉 |
白 糖 |
奶 粉 |
青苹果粉 |
水蜜桃粉 |
|
|
|
|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饮料配方,并交流。)
生:我们准备做橙子味的。饮料配方是:橙子、糖、水。另外,我还喜欢奶味,所以想加点奶粉。
生:我们组想做一杯甜牛奶的饮料,需要奶粉、白糖。
点评:设计制作计划,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这也是让学生经历探究全过程的方法之一,是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能力的基本措施。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饮料计划,目的还在于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修改自己的制作计划,从中体验实验计划是可以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体验科学实验的成功需要反反复复的过程,知道一个成功的实验结果是需要不断地修改得来的,培养学生要有步骤、有目的的搞实验的意识。
四、实施探究活动
师:同学们设计的配方很好,我感觉做出来的饮料口感肯定不错。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设计,也可以吸取别人好的想法对自己的配方加以改进进行制作,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做好记录。(课件出示“制作饮料报告单),
饮料制作报告单
|
橘 子 粉
|
白 糖
|
奶 粉
|
苹果粉
|
水蜜桃粉
|
第一次 |
( )瓶盖 |
( )瓶盖 |
( )瓶盖 |
( )瓶盖 |
( )瓶盖 |
第二次 |
( )瓶盖 |
( )瓶盖 |
( )瓶盖 |
( )瓶盖 |
( )瓶盖 |
第三次 |
( )瓶盖 |
( )瓶盖 |
( )瓶盖 |
( )瓶盖 |
( )瓶盖 |
第四次 |
( )瓶盖 |
( )瓶盖 |
( )瓶盖 |
( )瓶盖 |
( )瓶盖 |
合 计 |
( )瓶盖 |
( )瓶盖 |
( )瓶盖 |
( )瓶盖 |
( )瓶盖 |
我们发现: |
经过( )次调制的饮料才好喝。 |
师:请大家看看这张报告单,今天我们使用的配料的单位不是克或千克,是什么?
生:瓶盖。
师:(1)做的时候 ,就需要同学们先把配料装在瓶盖中,再用;并把使用几瓶盖的原料及时记录下来 。(2)制作好了,自己先尝一尝,会尝吗?如果感觉不理想,可以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调制,一直到满意为止,但要把每一次变化的情况纪录下来,最后还要把合计这一栏填好。(3)制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首先自己解决,如果自己不能解决,可以向同学、老师求援。
师:这个活动你们需要多长时间?
生:十多分钟。
师:好,那就十分钟吧。
学生制作饮料,教师巡视指导,及时了解情况。
点评:探究活动是学生将实验计划具体执行的阶段,这个阶段既是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实验中既要执行自己制定的计划,又要不断调整、修改自己的计划。作为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成为探究活动的一员,当好学生的合作伙伴,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探究进程,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过程。
五、展示与交流
师:同学们做的饮料五颜六色、很吸引人,不知口味怎样呢?组内互相品尝一下吧!品尝之后,推选出一杯大家都满意的饮料。(学生互相品尝)
师:选出最棒的来了吗?
生:没有。我们感觉我们自己做的最好。
师:如果老师就让你们选出来一杯较好的,该怎样办才好?
生:自己介绍小组制作的饮料的特点,做广告,看谁做的好,谁的就会被更多人关注。
师:这个办法大家有意见吗?
生:没有。
师:那好,就请每个组的代表向大家介绍你们的饮料,(以下内容课件出示)先介绍饮料名称,再介绍配方,最后,告诉大家你们是经历了几次调制才成功,最后介绍饮料的特点,要像做个产品广告一样,让大家都想来品一品,尝一尝。
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请把饮料和记录单一起带到讲台上来。
学生介绍自己组的饮料的特色,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将每个组用的配料的量和所用的次数板书在黑板上。
点评: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是每个学生都愿意做的事情,学生都愿意把自己的成果拿出来与大家共享,这也是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交流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同时,老师也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掌握学生探究的情况。
师:这几位同学介绍得非常精彩,让我们用掌声表示祝贺吧!
点评: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承认,一种鼓励,在此基础上,能发挥出学生更大的潜力。】
师:请大家仔细看老师在黑板上的记录,先看这边的数字,是每个小组调制饮料的次数,说明了什么?
生:每一杯饮料都不是一次就调制成功的。
师:真是不容易。一杯好喝的饮料需要进行反反复复地实验,才能成功。像这几杯大家感到味道比较好的饮料,就是因为各种配料的搭配比例合适,这就是好的配方,好的配方就是经过几次、几十次甚至几百次、几千次的实验才得来的。所以,科学配方、真正有价值的祖传秘方真得是来之不易。
生:如果现在市场上没有这种配方的话,你就可以申请专利了。
点评:课堂中要借时机做渗透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以便让学生能了解一些相关的信息,利于学生的今后的成长。
师:这么好喝的饮料需要多少钱就可以买到呢?想不想知道?
生:想知道。
师:每一种配料的价格都在大屏幕上,看谁算的快,每一杯饮料分别用了多少钱的成本?
学生计算。
学生汇报。
师:如果让你们买,准备买哪一杯?
生:……
师:为什么?
生:既便宜又好喝。
师:用一个词表示。
生:物美价廉。
师:看来,一杯饮料既要廉价还要好喝才是真正的好饮料。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喝醒目、可乐的人多了吧?
师:再好的饮料如果喝多了,好不好?为什么?举个例子。
学生举例。
师:看来,再好喝的饮料也要适可而止,不可贪杯。因为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大家能健康成长!
点评:对学生进行客观的教育,教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喜欢的饮料。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点评:让学生回想本节课的收获,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以利于课外拓展活动的开展。
学生汇报。
拓展与创新:
师:关于制作饮料,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例如,多种配料一起放和分别放哪种形式的好喝?分别放时先放什么?各种配料之间的营养有什么影响?怎样做出的饮料对人体最有益?等等,请有兴趣的同学课下继续研究,做出更好的饮料,给你的家人、同学、老师品尝,好不好?
点评:课堂教学部分的结束并不代表探究活动的结束,因为“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为了让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持续的探究,在课的结束时,布置给学生有关饮料的其他问题,便于学生课下继续研究,这也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从问题开始到问题结束”的过程。
附课后实践活动:
水的温度不同,饮料粉的溶解速度一样吗?——《做一杯饮料》一课的课后实践活动
活动主题:水的温度不同,饮料粉的溶解速度一样吗?
制定活动方案:
(一)活动准备:
1、不同温度的水6杯,分别为85℃、75℃、65℃、55℃、45℃、10℃(相当于当时的室温),每个小组一份;
2、不同品种的饮料粉:橘子粉,水蜜桃粉,青苹果粉,白糖,奶粉,每个小组任选一种;
3、玻璃棒或筷子一根,温度计,秒表,瓶盖(相同大小的),装饮料粉的容器,暖水瓶。
4、将研究小组的同学分成5个组,自愿组合。
5、实验记录单
(二)活动方案
1、取温度分别为85℃、75℃、65℃、55℃、45℃、10℃(相当于当时的室温)的水各一杯,水量相同,用温度计测量出当时的温度。
2、将准备好的饮料粉倒入水中的同时,计时开始,并用玻璃棒或筷子进行搅拌。
3、等饮料粉在水中完全溶解之后,停止计时,并做好记录。
自主活动:
(一)实验探究
1、各个小组按照制定好的活动方案分别展开活动,并做好记录。
2、分析实验所得的数据,能发现什么规律?讨论这说明什么?
3、整理实验的数据和分析的结果,准备在班内交流。
(二)注意事项
1、 6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实验,小组内的同学分好工,各负其责。
2、要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3、搅拌时最好一人操作,保证搅拌的速度一样。
4、每次所取的饮料粉要同样多,各杯水要同样多。
展示交流成果:
1、展示各个组的实验记录,小组派代表进行讲解。
2、相互交流。
3、共同总结。
4、评价。
附学生的实验纪录:
每100 ml水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各种饮料粉所用的时间记录表
拓展与创新:
关于饮料的制作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个,继续研究。
【评析】
利用教材,依托教材,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课题研究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通过开展这样的小课题研究,不仅使课堂教学内容在课下有了延续,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起到 “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本课中的课外实践研究的仍然是关于饮料制作方面的问题:“水的温度不同,饮料粉的溶解速度一样吗?”为此,学生们展开了轰轰烈烈地研究,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其实,制作饮料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多个小活动,每一个小活动都可以作为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活动结束时,又为学生提供了研究的方向和提示:“关于饮料的制作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个,继续研究。”这样,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继续研究,使得饮料制作有了一个完整的过程。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全面了解了饮料制作的过程,还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临沂市兰山区教研室 王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