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第三课时
课程标准
1-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
5-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教学要求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新中国成长的利历程及在这一历程中经历的曲折,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2.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
3.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感受“两弹一星”精神。
结构分析
肃清反革命 巩固新生政权 进入社会主义
失误与挫折 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
一五计划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
西藏和平解放 成长的骄傲:“两弹一星”精神永驻、研制精神
第三课时 失误与挫折
教学导入:
教师回顾一五计划成就并补充中共八大内容: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了我国的主要矛盾、今后的主要任务、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八大制定的路线是正确富有创造性。按常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在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指引下高歌猛进,但事实又是怎样呢?
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作业,从长辈或从书本上等种途径去了解中国在1958——1976年10月间发生的失误与挫折各有哪些?
新课教学:
1、关于“大跃进”的教学。
材料一:1958年10月1日《天津日报》报道,天津市的东郊区新立村水稻试验田,亩产12万斤,并称在田间的稻谷上可以坐人,让群众参观。 材料二:在工业上,错误地确定了全年钢产量1070万吨的指标,全国几千万人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并且“以钢为纲”,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大跃进”。从农村开始,农民在田间垒起了小土炉,就炼起钢来了。经验很快传开,顿时,田野间的小土炉星罗棋布,火光冲天。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