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种溶质在一定量溶剂里是不是可以无限溶解呢?一定量的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氯化钠呢?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活动与探究:
1.在常温下,向装有20 mL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氯化钠。
操作 |
加入5 g氯化钠,搅拌 |
再加入5 g氯化钠,搅拌 |
加入5 mL水,搅拌 |
现象 |
全部溶解 |
有一部分不能溶解 |
又溶解一部分 |
结论 |
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溶解某种物质 |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做上面的实验。不过当有硝酸钾剩余时,不再加水,而是改为加热。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加入5 g硝酸钾,搅拌 |
固体溶解 |
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强 |
加入5 g硝酸钾,搅拌 |
固体剩余一部分 |
加热 |
剩余固体溶解 |
加入5 g硝酸钾,搅拌 |
固体溶解 |
冷却 |
有固体析出 |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说明:①强调“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因为改变溶剂量或温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互相转化。如上面的探究中,氯化钠溶液中有固体剩余,说明溶液是饱和的。当加入水后,又继续溶解,说明又变为不饱和溶液。用硝酸钾进行实验时,加热时,原来未溶解的硝酸钾又继续溶解,说明温度升高,原来的饱和溶液又变为不饱和的了。
②指明“某一溶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能还能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对蔗糖来说就不是饱和溶液。因此必须指明是哪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