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生物备考指南(纲要版)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刘桦
一、2010年广东生物试题分析
1、题型、题量、分值及比例
题型 |
单选 |
双选 |
简答 |
题量 |
6 |
2 |
4 |
分值 |
4分/题×6 |
6分/题×2 |
16分/题×4 |
2、各题型试题的模块分布
题型 |
单选 |
双选 |
简答 |
题量 |
6 |
2 |
4 |
知识点分布 |
必修1:2
必修2:2
必修3调节:1
必修3生态:1 |
实验、选修1、选修3 |
必修1与生态综合:1
必修2:1
必修3调节:1
实验探究:1[来源:Z,xx,k.Com] |
3、一级考点分布及各模块分值
|
一级考点 |
题号 |
计分 |
必修1/24分[来源:学*科*网] |
细胞的结构 |
27(3①②③) [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 |
6 |
细胞的代谢 |
1、26(1)(4)、27(3④) |
14 |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
3 |
4 |
必修2/24分 |
遗传的细胞基础 |
28(2)(3①) |
6 |
遗传的分子基础 |
4 |
4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5、28(1) |
10 |
人类遗传病 |
28(3②)(4) |
4 |
必修3/24分 |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6 |
4 |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27(1)(2) |
8 |
种群和群落 |
2 |
4 |
生态系统 |
26(2)(3) |
8 |
选修3/4.5分 |
基因工程 |
24(A) |
1.5 |
克隆技术 |
24(B)(D) |
3 |
实验/23.5分 |
分子与细胞 |
24(C) |
1.5 |
微生物的利用 |
25 |
6 |
实验探究 |
29 |
16 |
二、试题特点及教学思考
(一)本届高考是广东实施新高考方案的第一届。其中的理综生物部分的试题还是表现出了几个基本特点(亮点):
1、难度不大,注重主干。
能够紧贴课本,依据考纲,没有超纲试题,基础题占了相当分量,重视对重点主干知识的考测,整套试题难度不大,特别是选择题。全卷几乎无死记硬背的设问,但非常注重对核心知识理解的考查,因此考点相对集中,绝大部分试题以节内和章内知识的综合为主。 “试卷突出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遗传定律、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等有较高的分值分布。”
2、覆盖不广,抽测明显。
今年的高考试题,总共才考了16个一级考点(考纲总共29个),约为一级考点的55%,可谓覆盖面不广;抽测考点的思想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Ø 考题中出现在选择题的内容有:
①必修一: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干细胞的应用、细胞癌变的诱因、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的结构等合计13.5分。
②必修二: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单倍体植物的培育等合计5.5分。
③必修三:物种间的关系、神经调节和免疫的综合等共8分。
④选修本:果酒的酿制条件及装置、单克隆抗体、PCR技术等合计9分。
Ø 考题中出现在非选择题的内容有:
①必修一:碳循环赖以进行的生理环节光合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产物、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的细胞结构及能量供应形式、蛋白质的检测试剂和颜色结果等合计20分。
②必修二:遗传系谱图绘制和相应基因型的书写、克氏综合征的异常配子来源和产生的原因分析、体细胞的染色体不分离时产生克氏综合征子代分析和红绿色盲的遗传情况分析和几率计算、人类基因组计划要测定的染色体条数等合计16分。
③必修三:碳循环的识表分析、空气CO2上升分析、低血糖和高血糖激素调节机制合计16分。
④单纯的实验内容有:实验组的设计及原因分析、无关变量选择及分析、因变量(检测结果指标)的确定等,合计有12分。
3、题干精炼,文字量少。
试题长度不大,全卷约1800字,答案约150字,选择题字数最多的一道题才119个字,最少的35个字。
选择题(单选)2. 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 A )
A.竞争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4、 拼盘组合,体现综合。
选择题(双选)24. 新技术的建立和应用对生物学发展至关重要。下列技术(或仪器)与应用匹配正确的是 ( BD )
A.PCR技术——扩增蛋白质(扩增DNA)
B.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C.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基粒(电子显微镜)
D.花粉离体培养——培育单倍体植物
5、图表试题,比例很高。
全卷12道题,1、25、26、27、28(1)、29共6道题与图或表有关,所占分值有64分,占总分的64%。
6、背景生动,联系实际。
涉及到低碳、生物新能源开发、人类基因组计划、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等,都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和重大科学问题。
(二)存在的不足
1、难度欠合理,同一题目不同小题和不同题目总体上体现不出明显的难度梯度,不能有效区分上层学生和中层学生,未能很有效体现高考选拔性考试的要求,这也是本次试题的最大不足。作为选拔性考试的易中难的比例必须控制好,通常在3:5:2应该比较适宜。
2、较多试题考测水平属于识记水平,缺乏思维度,缺乏思考分析的要求;答案子数仅108个字,大部分是简单的概念性的答案,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强度要求明显不足。
3、 部分试题的答案设计也欠合理,如第28题的绘图题没有填写图注和注名的要求是不科学的。
4、 选择题第25题考了选修一果酒的酿制条件及装置。
选择题(双选)25.小李尝试制作果酒,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试验(见图10),恰当的做法是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
B.一直打开阀b通气
C.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
D.把发酵装置放到4℃冰箱中进行试验
命题内容的选择和导向非常好,可引导中学教学关注教材、关注选修一、关注考纲;但题目设计不够理想,因为教材给的装置的b管是没有开关的,一直保持通畅状态,而选项B一直打开b通气是错误选项(当然课本b管是弯管,试题b管是直管),这种似是而非的题目反而会能令复习过相关内容的学生错选,没看书的同学则可利用排除法而正选,最终可能达不到原来的目的。
(三)高考试题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
Ø 案例:
(2010年广东26题原题)(16分)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光合 (2分)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呼吸(2分)作用实现的。
(2)表中A(2分)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碳的释放量等于碳的吸收量(2分)。
补充答案:2分:碳吸收量等于(或=)释放量;碳吸收量与释放量“持平”、“差不多”、“抵消”。 1分:吸收量等于释放量;碳的释放量等于碳的吸收量,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
0分:①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②碳吸收量与释放量平衡/稳定/不变
(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碳平衡(2分),导致大气中CO2浓度(2分)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补充答案:2分:碳氧平衡;CO2平衡;碳循环的稳态/稳定(性)/平衡(性);碳吸收和碳释放的平衡。0分:①碳循环;物质循环;②碳(含量)稳定性;③生态平衡;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
(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征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2分)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2分)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
Ø 该题教学讲评建议
1、要引导学生精读教材
教材上的内容要全看,正文、小字、图形、旁栏等,都要认真研读。必修3:P101
2、教师的教学指导要到位
3、要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生态系统中碳吸收量等于碳释放量
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
4、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_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淀粉”需要水解成单糖才能发酵,不满足“直接发酵”这一条件。“乳酸、酒精”不是光合作用产生的。
5、要杜绝学生写错别字
对于生物学概念、术语,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学生平时要多练习正确的书写。
光合→光和 呼吸”→呼呼 碳 →炭
6、答题要具体准确
碳循环的稳态→碳循环或物质循环的稳态
7、要将答案放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和有无逻辑错误
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导致大气中碳释放量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三、2011年高考复习策略
2010年广东理综生物考试为大家的复习提供了一定方向,但万变不离其宗,作为生物学科兼具理科的逻辑思维和文科的记忆特点,有它比较特殊的复习方式。
作为2011年高考高三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通过复习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利于知识的迁移,这是学科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前提。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二轮复习的质量和高考成败。而在后期的复习中,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各种能力。后期是以专题复习为主线,突出重点、渗透考点、联系热点,把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实现知识的重新有效整合。
要取得生物复习的胜利要保证自己“全取基础题,力争中档题,决胜高档题”。同学们可以从这些方面下一些功夫:
1、夯实基础,强化主干。
夯实基础,关键在教材。在最后备考阶段,学生完全不知道的知识已经比较少,学生往往忽视了课本知识,纯粹为了做题而做题,结果容易出现考试答题脱离教材,或者是结论性的语言理解不到位,概念性的知识记忆不准确,丢失自己应得而未得的分数。
(1)将一个单元内的知识通过一条主线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
(2)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机综合,归纳成图解,全面系统复习和巩固。如:细胞与生殖发育;新陈代谢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发展与进化等。
(3)以一幅图、一个图解、一张图表等材料为题,围绕该部分内容展开讨论,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提高综合能力。
总复习备考阶段在强调基本知识(概念、原理、法则、定律、过程、事实)、基本能力(方法、技能、思路、记忆、理解、应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加工,把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这是一种新的、科学的、有效的复习策略。
学会看书,勤于翻书,看书三个特点:
(1)全面看书,通过第一轮复习细致书中的每块内容。
(2)通过错题找到自己的薄弱点有针对性的看书,并对自己的错漏在书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定位,清晰并弥补自己的薄弱。
(3)对看书的知识做相关内容的链接式翻书,有助对你的知识体系的深入理解。
强化主干,要知道什么是主干,从近几年高考试卷看,理综考题涉及的内容虽然几乎涵盖了高中生物全部知识内容,而细胞代谢,生命活动调节和免疫,遗传、变异三大主干知识的考查却是稳定的,且所占比例很大,由此可见,主干知识是常考不衰的重点。
2、科学观念、注重实验。
贯穿于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
Ø 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Ø 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Ø 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Ø 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Ø 生物进化的观点;
Ø 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把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应该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从历年来理综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生物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它在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高考实验题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力图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高考要求的任何一个实验都包含着一定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的研究当中,能否将学到的实验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新的实验情景中或相关的生物探究实验中,是高考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 因此在实验复习时,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总结实验方法。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也包括判断实验结果和推导实验结论等内容;能够设计实验方案。要重视综合实验题,要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3、提高能力、归纳技巧。
在复习过程中同时也要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特别是审题的能力,而审题关键在于如何将题干(有些题干是新背景)信息转化为自己所熟悉的知识,然后用自己的熟悉的知识解答问题。
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可归纳解题技巧如曲线坐标题、图形图表题的解题技巧、遗传系谱图鉴别技巧、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技巧、材料信息题解题技巧、实验题解题技巧等。
4、勤于反思、查漏补缺。
每周能抽出一定时间回顾自己做过的题,考过的试卷,进行反思,查漏补缺。
Ø 查漏补缺关键:在于知识点和解题思路的落实。
Ø 最好的形式:错题归纳本
Ø 选入错题本有三种:自己一错再错的题;老师重点讲解的题;自己做错的新题型。
在高考最后几天中在你手中最有价值的就是你的错题本。通过查漏补缺达到你能力的升华。避免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取得主动权,让失误减小到最低程度。
5、联系实践,关注热点
“学以致用”的能力,热点信息题的出现是高考改革的必然产物,在未来的高考中这一点会继续体现。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了解到的各类问题。高考生物试题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立意命题的,力求比较真实和全面的模拟现实。
关注社会,强调应用,特别是具有华南特色的社会热点,及其相关新情境问题已逐渐演变为近年来主流题型。
解题时不要被题目中材料信息的外表所迷惑,这些新情境只不过是作为命题的切入点,其知识落点仍在教材中,而且通常是试题材料越新,涉及的知识方法反而越简单。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生产实践相联系,学习时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热点比如低碳生活;全球暖化;绿色广州、绿色亚运;新型能源、环保农业。可以联系的还有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蛋白质的知识;血糖与糖尿病;细胞呼吸与农业生产、果蔬和粮食种子的储存等。
总的来说,理科综合生物部分和X科相比,题量大大减少,但综合程度和难度都有加深。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取消X科而采取理综,必将削弱生物单科成绩优秀的同学的优势,生物部分做好了,但物理和化学部分做得不尽如人意,总分也是上不去的。所以,同学们物化生三科齐头并进,切忌偏科,这样才能战胜理综,在2011年高考把优势改为胜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