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何时真正进课堂?
金一中教师陈斌获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一等奖后的困惑:
作者: 金 璐 发布时间: 2010/11/10 责任编辑: 朱嵬嵬 来源: 金华日报
记者 金 璐
近日,在河南洛阳举行了全国化学优质课评比,代表我省参赛的金华一中陈斌老师以新颖的课堂设计、扎实的教学功底,获说课组比赛一等奖,这是我市高中化学教学领域10年来获得的殊荣。同时,陈斌老师还被授予全国高中化学教学改革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听过那些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化学课,陈斌颇有感慨。
“生活流”成新课改指向标
陈斌获奖的课名为《溶液的酸碱性》。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不太好懂,他就借用了一则农夫山泉广告来讲。
“农夫山泉标榜自己是弱碱性,还用pH试纸来证明,这简直是个笑话。”陈斌说,所谓“碱性食物”,是蔬菜水果等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在体内最终的代谢产物常呈碱性,跟我们平时讲的溶液的酸碱性不同,农夫山泉此举有偷换概念之嫌。在电视广告里,主持人手拿着pH试纸直接丢进水里,过了一分钟读数。陈斌告诉学生,手上沾的脏东西会改变测量出的值,正确的操作应该是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且要立即读数。就这样,顺利达成“测定与控制溶液的pH值”对生产与生活有十分重要影响的这一教学目标,学生也很容易理解。
别的老师上的课也非常生活化。如杭二中有位老师在上《金属的活泼性》时,知识的载体是雷峰塔重建时发现里面有许多宝物,其中铁质的已经烂了,而金、银质地的保存相对完好。还有河南的一位老师上《硅与二氧化硅》,这课是大家都认为难上的,没想到这位老师居然把电脑元件、光学纤维等等都找来当教具,其中有盏硅材料的太阳能灯,在亮的地方并不发光,但拿块黑布一盖马上发光了,整个教室的人都围着看。
化学新课改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入化学,让化学服务生活”。这一点,在老师们的课中体现得很充分。陈斌说,从这一次观摩活动可以看出,虽然费事一点,要多花很多时间备课、找教具,但至少这样的课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为啥平时不这样上课?
陈斌说,这是新世纪以来,全国第二次进行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上一次是在2000年。比较两次活动的内容,就会发现老师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老师进步非常快。上这样的课,学生都很兴奋,课堂效果也很好。“可惜,这样的课平时上得太少了。”
老师们明明有能力让学生学习的时候乐在其中,为什么不上这样的课呢?答案是:没时间!陈斌举例,一节课45分钟是定的,要是讲两个生动的例子,就少了讲一个例题的时间。这例子考试时通常不会考到,但例题很可能会考,于是,许多老师就宁愿让课程枯燥点,也要把“该讲的东西”讲完。
陈斌研究了加拿大的化学教材,发现中加双方的内容已经很相似,但从教学视频可以看出,在讲课生动性、课堂活跃度方面,加拿大比我们好得多。他说,新课改向国外学了很多东西,化学这门课的变化之一是广度扩展了,从原来的三本书变成了两本必修,加上《有机化学》、《实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基础》等许多选修教材。这些书在高考中都会有所体现,尽管一本书只考到几分、十几分,但谁也不敢丢。对于打算考重点大学的学生来说,每一本书都要学好。内容增加了,难度又没降,以至于学生还是学得很累,老师也不敢讲太多课外的东西。这样的情况, 其他的科目也是一样的。
中学教育应为 公众的科学精神“打底”
陈斌说,他和一些同事都在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平时上课,有时候他也会设置一些思考题,很明白地告诉学生:“这与高考无关,但可以让你们更聪明。”
有时候,陈斌甚至会在课堂上让学生玩积木。因为在上分子结构排列时,没有玩过积木的孩子很难理解“同分异构体”这种概念,而这些高中生中的许多人,小时候本来该玩积木的时候却在学1+1=2。
“上学生喜欢的、与生活有关的课,不只是希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因为这样记忆更深刻,以后遇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时能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陈斌说,近年来的许多报道都凸显了公众对于一些科学常识的无知,比如上面说的“弱碱性”,还有“水变油”等等,而受过中学教育的人理应有最基本的辨识能力。
让陈斌欣慰的是,因为他在课堂上详细分析过染发剂的成分,让学生了解到其有毒有害性,班上至今没有人染发,还劝家长别染发。还有近期减肥产品因毒副作用被查处,而分析减肥药成分的课,陈斌早在2008年的一次“油脂”公开课中就给学生讲过。也许有一天,他的女学生需要选购此类产品,会想起陈老师上过的课……
|